安擎新一代无人机感知与监测技术赋能国内首次低空飞行“压力测试”

 

近日,在重庆永川大安机场,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低空科技公司”)组织协调了100余架无人机低空飞行展示活动,开展了巡线测绘、物流配送、城市感知等多任务多场景的高密度分析综合验证,共同验证了“数字化空域动态管理”、“低空安全数实结合一体化仿真验证”、“多构型高密度大流量飞行实时管控”、“低空空中管理与全管控一体化”、“无人机感知与监测技术”的低空关键技术。安擎科技受邀提供无人机感知监测设备,全程参加了此次活动

来源:航天低空科技公司、重庆日报

 
 
 
 
 
 
 

在活动现场,安擎科技的新一代无人机远程识别地面站(RGS),对示范区域内所有合作式和非合作式无人机进行了有效监测,并通过API数据接口为“九天航驭”平台提供了洞悉无人机飞行活动的“火眼金睛”。在机载设备方面,为参与演示的无人机提供了15套DroneID®网络式远程识别模块和15套DroneID® Mini广播式远程识别模块。通过上述设备,实现了演示空域RID(远程识别/运行识别)多重覆盖,大安机场周边120平方公里RID连续覆盖(高度>500米),大安机场上空ADS-B 半径200公里覆盖(高度12000米)以及演示空域与非合作无人机探测及鉴别能力。安擎科技在极短时间内将上述监视数据与“九天航驭”平台进行了对接,使其具备与SafeSky®无人机交通管理软件一致的监视性能,保障了演示活动的顺利进行。

 

来源:安擎科技

视频为 RGS远程识别地面站+SafeSky®Viewer运行识别监视软件 展示

 

航天低空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测试旨在验证高密度飞行的管控能力,初步验证了20架/平方公里高密度的飞行管控能力,为未来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安擎科技认为无人机规模化超视距运行是低空经济的远景,我们非常感谢重庆和航天低空科技公司提供的这次压力测试的机会,通过此次验证,不仅验证了我们产品应对无人机大规模运行的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航天低空科技公司对于发展无人机高密度大流量飞行的决心和行动。” 安擎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刘莹博士介绍说。

 

安擎科技新一代无人机感知与监测技术基于新一代远程识别/运行识别规范,集成低功耗有源相控阵,对侦测区域内的无人机进行有效敌我识别,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和自主导航与集群协同,实现对环境、目标或事件的精准感知、动态监测与快速响应。其RGS产品系列针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无人机监视网,攻克低成本广域覆盖、要地防护、重大活动保障、无人机反制等空域安全防护相关的刚需场景。